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hyde1088 2025-09-03 装修趣闻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险企表现如何?

根据A股上市险企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人寿(601628.SH)、新华保险(601336.SH)披露的半年报,上半年保险业整体经营情况较为稳健,营收均有所增长,但各家险企的业务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新华保险增速高于同业。

整体来看,受益于车险费用优化等因素,各家上市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普遍下降,财险市场业务质量和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寿险方面,分红险转型具成效银保渠道实现的增长亮眼

短期波动拖累中国平安上半年盈利

从营收来看,中国平安以5000.76亿元的营收规模稳居行业首位,但同比增速仅1%;中国人保营收规模3240.14亿元,营收增速超10%;新华保险营收规模相对较小,约700亿元,同比增速达26%。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制表

从利润角度看,上述五家险企除中国平安外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3%。中国平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滑8.8%,扣非净利润小幅下滑0.9%。对此,中国平安在半年报解释称,受资本市场波动及合并平安好医生一次性影响,导致归母净利润下滑。半年报显示,中国平安上半年短期投资波动-41.26亿元。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平安好医生表带来的一次性会计影响产生了34亿元的负面影响,影响净利润增速4.6个百分点。

此外,其营运ROE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ROE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制表

内含价值方法可以提供对人寿保险公司价值和盈利性的另一种衡量。内含价值是基于一组关于未来经验的假设,以精算方法估算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济价值不包括来源于未来新业务的任何价值。

上半年,上述险企内含价值均实现增长。其中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增速较快,分别较年初增长8.20%和8.10%;人保寿险内含价值同比增长9.05%,人保健康同比增长18.41%。东吴证券认为,上市险企内含价值增速明显提升,主要是受新业务价值创造显著增长、以及营运经验和投资回报等差异正面贡献带动。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制表

新业务价值方面,上述险企均实现了较快幅度增长。其中人保寿险在可比口径下新业务价值增长逾70%。

受报行合一影响,银保渠道积极推动渠道转型降本增效,对险企新业务价值的贡献明显提升。上半年,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中国人保、中国太保这一数据分别为107.7%、155.97%。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制表

分红险转型初显成效,银保渠道快速发力

2025年以来,上市险企开始大力推动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销售,以降低刚性负债成本水平,缓解长期利差损压力,从半年报来看,目前已初显成效。

中国平安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94%,占据寿险及健康险总规模12.79%,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不足10%。

中国太保上半年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大幅增长,新单期缴规模保费10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1.0%。

中国人寿上半年分红险实现快速增长,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

新华保险上半年分红险新单期缴保费46.3亿元(上年同期仅两百万元),占新单期缴比重提升至10.8%。

不过,由于分红险转型时间不长,目前在总保费结构中的变化还不明显,上市险企分红险占当期总保费比重和提升幅度并不算大。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上半年,上市险企新单保费增速好于上年同期大部分公司上半年新单保费实现同比增长根据东吴证券统计,新华保险同比增长100.5%,大幅领先同业,中国平安同比下滑6.1%。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具体来看,上半年新单保费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银保渠道贡献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银保渠道首年保费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12.74%提升至24.38%,首年保费规模同比增长77.6%;

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4.1%,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4.1%提升至58.7%。人保健康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8%,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其中长险首年保费收入增长32.5%,占比提升4.5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各项核心指标全面提升,总保费同比增长45.7%,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11.1%。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416.60亿元,同比增长82.6%,其中新保期缴规模保费88.40亿元,同比增长58.6%。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银保渠道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0.22%提升至45.77%。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上半年实现长期险首年保费249.39亿元,同比增长150.3%,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收入111.04亿元,同比增长55.4%。

受分红险转型的影响个险渠道新单增速承压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上半年首年保费同比下滑20.07%,中国太保同比下滑7.7%。中国人寿上半年长险首年业务保费收入同比下滑24.17%。

人保寿险个险渠道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长3%,占比下降4.4个百分点。其中长险首年保费收入下滑9.8个百分点,占比下滑2.9个百分点。

上述险企中,仅新华保险个险渠道实现大幅增长,上半年实现长期险首年保费145.06亿元,同比增长70.8%。

车险费用优化,综合成本率改善

综合成本率是衡量产险公司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低于100%则意味着承保盈利。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产险承保效益显著增长,承保端盈利能力增强。

2025年上半年,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创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太保财产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制表

分险种来看,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普遍同比改善,主要是由于深化报行合一、加强费用管控影响。上半年,平安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人保车险综合成本率94.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太保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上述险企非车险方面不一而足。平安非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有所优化,其中健康险综合成本率89.8%,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改善明显。但农业险综合成本率提高2.1个百分点。

农业险中有同样表现的还有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8.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其非车险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影响后,非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4.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主要险种中,健康险实现扭亏为盈,但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3.8%。

人保非车险业务盈利能力逐步改善,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业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09.75亿元,同比增长25.1%,但承保亏损5.69亿元。责任险受互联网业务占比提升带来的业务结构变化影响,综合成本率103.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减亏0.71亿元。其企业财产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9.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制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谁更赚钱?上市险企半年报透视:分红险转型初具成效,银保渠道“狂飙”》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