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hyde1088 2025-08-27 装修奥秘 1 次浏览 0个评论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作者 |  远游

编辑 | 阿树

" 美国人的‘救命药’,也许来自中国。" 近日,有美国主流媒体喊出这样的说法。

报道指出,面对药物紧缺和药价过高,增加对中国新生产药品的获取渠道,能让美国人在应对糖尿病、癌症、心脏病等各种疾病时,有更多廉价药物和治疗方案可供选择。

然而,讽刺的是,美国鹰派政客却试图推动禁止中国药物。8 月 25 日,特朗普宣称,要在一年时间内,逐步将进口药品的关税,加征至 250%。

一些观察人士说,此举将给美国患者造成致命性打击。而特朗普所宣称的,将美国药物下调 1400% 至 1500%(这不仅意味着药物免费,药企还得倒贴钱给患者),听起来是多么不靠谱。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纽约 · 时报报道,特朗普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或将导致美国人面临更高的药品价格和关键药品的短缺

阵痛是注定的。

2024 年,专注卫生政策的独立机构 KFF 给出一份民调显示,约 80% 的美国人认为,处方药价格过高。

不仅如此,美国医学会指出,美国正面临多种关键药物短缺的问题,包括化疗药物、止痛药物、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药物、胰岛素以及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紧急治疗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记录了 3 月短缺的救命抗癌药物和其他必需药品,共计 89 种。

短缺的另一面,是对进口的严重依赖。2025 年美国药学会数据显示:美国 91% 的仿制药依赖进口,其中 60% 以上的原料药(API)来自中国;45% 的制药关键起始原料(KSM)依赖中国供应。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必须药品逐年攀升

来自中国的 " 救命药 ",也许能缓解美国底层百姓看病 " 贵死人 " 的症结。但遗憾的是,政客却以 " 国家安全 " 的借口和政治目的阻挠救命药的到来,不顾美国医疗市场自身的痼疾和结构性矛盾。

前述报道指出,中国在优化药物研发流程、为民众提供更廉价且易获取的治疗方面成效显著。正如过去中国从美国创新中获益那样,美国也可以从中国的创新中受益—— " 美国人不应因政治因素而落在后面 "。

山巅之城的阴影

这是一个位于美国最南部联邦州的医疗重镇。

在毒辣的阳光照射下,美式汽车在路上飞奔而过,两边高楼大厦是这片盛产牛仔的土地上罕见的景色。这里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儿童医院,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癌症专科医院。

这片 12 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位于首府休斯敦的得州医疗中心,聚集了 21 家医院,60 个医疗研究所,4 家医学院以及一系列的护士和护理学院。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休斯敦得州医疗中心

坐落于此的得州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被认为是在癌症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机构。与此毗邻的得州心脏研究中心,同样在自己领域排名出色。

这里是美国医疗产业引以为傲的 " 山巅之城 ",然而,就在得州医疗中心以北不远处,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这里的居民,比整个休斯敦的人均寿命低二十多年,跟第三世界水准无异。大部分人没有支付医保的能力,可以说是整个休斯敦最贫穷的社区。

最好和最坏,近在咫尺,这就是美国的日常。

美国每年医疗支出是 3.8 万亿美元,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17.7%,比日本、德国、法国、中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西班牙和澳大利亚这几个国家的医疗支出加起来还要多。

但美国的治疗效果却在发达国家中不尽如人意。根据 2023 年的数据,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忍受着疾病,拖延就医,而医疗费用是最大原因。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美国医疗支出占中位数家庭收入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极其昂贵又效率低下的医疗系统,成为了悬在美国人头上的一把刀。

一边是世界前沿的大型医疗科研中心,一边却是平均寿命如同第三世界水准的社区。看不起病,被重疾拖垮导致一夜返贫,是美国医疗重镇休斯敦的现实。

这也是当今美国的真实写照——普通患者等不来救命药,医疗行业却赚得盆满钵满。

金钱游戏

根据美国医疗行业网站《Fierce Pharma》的统计,美国前 20 大医药集团在 2024 年除了一家亏损之外,19 家药企基本上处于盈余状态,其中有 6 家的利润达到双位数。

据估计,2024 年美国零售、邮寄、长期护理和专科药房的处方配药,总收入达到 6830 亿美元,比 2023 年增长 9%。

从 2010 年到 2020 年,美国人购买处方药的开支增长了 50%,远远跑赢美国同时期的通胀率。

美国药企财大气粗,高层收入也优渥。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各大医药集团的管理层收入更加是高歌猛进。在 2022 年,辉瑞公司 CEO 艾伯特 · 博尔拉的年收入是 3300 万美元。到了疫情过后的 2024 年,年收入依然达到 2500 万美元。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辉瑞公司 CEO 艾伯特 · 博尔拉

作为市场的供应方,美国药企是强大而富裕的。由于资金充足,美国药企在新药研发和制作,以及医疗产品专利领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由于美国的医疗专利制度,药企研发新药之后,享有 20 年的专利权。

专利给药企的创新带来了制度性保障,但也沦为一种金钱游戏。

在 2018 年,美国期刊《法律与生命科学》一份报告认为,十年内有 78% 取得专利的新药,只是过去旧药的微改良版本。

" 药企只需加一两种化学配方,就能取得新的专利。"《今日美国》在 2019 年的报道中,这样剖析药企的 " 专利策略 "。

另外,药企还可以为一种药争取上百种专利,从而让竞争者难以 " 染指 " 同类药物,从而推高了竞争的护城河,加强了垄断。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美国一家药品连锁店

研发力量表面强大的同时,一些诞生已久的救命药,价格却一直高居不下。

譬如胰岛素,诞生超过 100 年,价钱却年年递增。从 21 世纪初到如今,胰岛素价钱在美国已经翻了不止 3 倍。根据美国智库 RAND 在 2024 年的数据,胰岛素在美国的价格是除美国以外 33 个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 9 倍。

在高昂的医疗成本面前,药企几乎成了通吃的赢家。

政治雷区

也难怪,多年来美国医疗企业在美国公众的好感度一直很低,只有 20% 不到的受访美国人信任大型药企,有 80% 美国人认为,处方药价格过高。

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候选人为了拿到政治资本,把大型药企当作靶子攻击是标准操作。

选举时承诺要把药价压下来的,当然还包括当下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但是他提高进口药物关税的操作,只会适得其反。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美国人均医疗保障支出比发达国家平均值的两倍还多

现任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曾经担任拜登政府医疗顾问的阿希什 · 杰哈指出,美国医疗系统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没有英国或者德国那样,树立一个 " 全民性 " 的医疗保障概念。

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乃至一些发达国家,给每个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

在英国,由国家支持的 "NHS"(国民保健系统)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英国国教;在瑞士,全民医保是强制执行的,资金多由私企负责。

但在美国,无论公私支持," 全民医疗福利 " 这种观念,几乎是政治雷区。

每当有人提出类似全民性质的医疗保障系统,美国政坛总是一片反对声,他们的天平严重倒向医疗集团和私人保险集团。

跟许多领域一样,在美国的医疗行业语境里," 平等 " 和 " 高效 ",成了顾此失彼的二元对立概念。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理念,天然地压倒了全民福祉的平等。

为特朗普二次执政提供 " 大脑 " 的保守派智库 "Heritage Foundation",在其网站上极力反对建立全民性医疗保健系统:" 这导致了美国多于七成的家庭税负增加;工薪家庭反而会被全民性医保计划毒害;全民医保计划将会导致每个美国工人额外缴纳总收入的 25%税负。"

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美国医疗保险费用持续上涨

" 医疗的目的是什么 "?在杰哈看来,美国医疗系统的目的,已经变成了不断制作新药品和新服务,而不是提升国民的健康福祉本身。

大量门类繁杂的药物和医疗服务,让美国医疗市场看上去欣欣向荣,但是 " 贵死人 " 却再也不是新鲜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药费“贵死人”,有病只能忍,他们却在玩政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