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也要“戒烟”?央媒: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

鲁迅也要“戒烟”?央媒: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

hyde1088 2025-08-25 装修趣闻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浙江省绍兴市的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网红打卡墙,部分游客到鲁迅纪念馆参观游览,会到这面墙点燃打火机或者香烟,拍一张打卡照。

鲁迅也要“戒烟”?央媒: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

近日,游客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认为这幅鲁迅抽烟的墙画不妥,并在 8 月 22 日将此事投诉到了 " 浙里办 "。

01

抽烟版画引争议

对青少年有 " 不良引导 "?

鲁迅也要“戒烟”?央媒: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

孙女士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网红墙画的理由是,该画的原画是鲁迅在自己家里抽烟,墙画去掉背景,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还有误导青少年之嫌,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

对此,越城区文广旅游局的回复称:" 鲁迅故里景区为市文旅集团主管,非我局职权范围,建议您直接向绍兴市文旅集团提出。"

8 月 24 日,记者联系到孙女士,她表示自己是一名控烟志愿者,平时经常关注公共场所禁烟的话题。为了让投诉更有可行性,孙女士称自己查询了很多有关鲁迅的版画,无意间发现了鲁迅抽烟原图烟纹更小,而且有书房背景," 原画是在室内吸烟,而不是室外公共场合吸烟。"

鲁迅也要“戒烟”?央媒: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

" 鲁迅爱抽烟 ",仿佛成了一种 " 刻板印象 "。

2024 年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某茶饮品牌推出了 " 烟腔乌龙 " 联名奶茶,除了杯身印有鲁迅手捧奶茶的肖像外,还配套推出印有鲁迅肖像的周边,产品的宣传标语是 " 老烟腔,新青年 "。

沪语小说《弄堂》作者胡宝谈认为," 老烟枪 " 这个词在上海日常生活里有时具有一点贬义," 新青年 " 应该学习和继承鲁迅的精神,而不是所谓的 " 烟腔 "。对此,该茶饮品牌作出道歉,并撤下了印有鲁迅吸烟形象的相关产品。

如今,就 " 鲁迅夹烟 " 墙画被投诉一事,热议不断。有网友认为," 这一形象太经典了 "" 受众并没有那么禁不住诱惑 "。也有人提醒,就墙画引发的 " 公共场所点烟打卡 " 行为,更值得关注。

鲁迅也要“戒烟”?央媒: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绍兴市文旅局以及绍兴市文旅集团,因为是周末,官方电话是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致电了绍兴鲁迅纪念馆,一名工作人员承认鲁迅抽烟的墙画是该纪念馆的著名景墙,的确有游客在游览时拍给鲁迅点烟的照片。至于投诉的情况,她并不清楚,需要询问上级。

在向上级领导询问后,该工作人员在晚些时候给记者回电:" 已经反馈给领导了,领导说知道这件事(投诉),现在已经在处理了。"

8 月 25 日,记者拨打鲁迅故里景区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此前馆方回复 " 正在处理 ",是在处理这个投诉的意思,不是说在处理墙面,目前也没有接到通知要修改墙画。随后,记者拨打绍兴市 12345,工作人员称,绍兴鲁迅纪念馆正在核实处理,目前还没官方通知要改鲁迅墙画," 纪念馆、责任单位了解情况后会进行综合考虑,并不是有人投诉要改就一定会改。"

8 月 25 日,绍兴市文旅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上午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 都表示这是历史的客观现实,而且也是绍兴鲁迅故里旅游的一张名片,要求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投诉盲目做出决策。" 大家的意见一致要求不需要修改,文旅局也会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做出决策,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投诉而盲目更换," 是否修改目前还没有通知,会在全面统筹后再做出决策。"

02

正当讨论还是浪费公共资源?

控烟,本身是为了维护公共健康,但是,因为有了这层 " 正确 " 就可以苛责历史人物,就可以对公共雕塑、景观上纲上线了吗?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烟不离手,这放在近 100 年前的社会环境当中,并不算是什么恶习。而且,当时社会环境也没有强调二手烟的危害,那时在公共场合 " 吞云吐雾 ",并不算是违反公共道德。不能拿近百年之后的公共文明规范,来要求历史人物。

鲁迅先生瘦削的脸庞、夹烟沉思的表情,本身已经成为鲁迅先生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人心。绍兴鲁迅纪念馆前那面巨墙上的鲁迅像,选择了抽烟这个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没有问题。要表达自己的鲜明控烟的立场,就去苛责前人,让鲁迅先生也要 " 禁烟 ",这是绑架舆论、绑架社会。

鲁迅先生留下大量有吸烟动作的经典照片、版画,因为这样的举报以后就不能够在公共空间里展示,这本身就是在扭曲历史,而且也会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如果,今天因为自己控烟,就投诉鲁迅先生的吸烟的形象;如果,明天因为自己喜欢猫,就翻出鲁迅在《朝花夕拾》里所谓 " 仇猫 " 的只言片语大加挞伐 …… 那么,长此以往,鲁迅先生本身的公共形象就会被撕裂得支离破碎,经典文本也会被搞得动辄得咎。

互联网时代让很多普通人有了更大的发言权,投诉、举报比创作、发明更简单,也更容易得到关注。但是,脱离了历史背景、背离于公共记忆、有悖于社会风俗,那些看似 " 正确 " 的举报,都应该被落实吗?

极个别人脑补出来不雅的动作,就要全面换海报;极个别人觉得对自己的冒犯,就要 " 鲁迅禁烟 "。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鲁迅先生的打卡墙,没有因为吸烟的动作而误导公众,反而是这样的举报在误导社会——原来 " 拿着锤子找钉子 ",可以调动这么多的社会资源,可以引发这么大的关注。

宣传控烟是一回事,拿控烟来绑架鲁迅先生、限制艺术创作,让相关部门疲于奔命,那是另外一回事儿。那些为了逞一己之快而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该消停消停了。

来 源丨央视网综合中国青年报、澎 · 湃新闻评论、潇湘晨报、上 · 游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鲁迅也要“戒烟”?央媒: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