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自强计划”新生肖晓刚:家在农村,善于自学,希望全面发展

清华“自强计划”新生肖晓刚:家在农村,善于自学,希望全面发展

hyde1088 2025-08-24 装修奥秘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今年,清华“自强计划”取消校考环节,改为按分省计划及考生高考分数录取,在6500余名报名的农村学子中,最终录取了270余人。来自湖南省涟源市斗笠山镇一个农村家庭的肖晓刚,是其中一员。

肖晓刚从小善于在学习中进行总结、反思,追求高效学习。高中期间,他通过网络公开课和二手教材自学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的内容,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均获得了省赛二等奖,数学获得了省赛三等奖。今年高考,他以物理类689分的成绩被清华电子信息大类录取。

清华新生开学季,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过程中,肖晓刚聊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经验。肖晓刚说,“我就是‘小镇做题家’,主要靠做题,才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

他希望自己在清华能够获得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成长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肖晓刚说,选择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因为这一招生大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信和芯片等国家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领域。他希望在这些领域好好学习,将来能为家乡、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肖晓刚在清华园。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摸黑”走上求学路的乡村少年

肖晓刚出生在湖南省涟源市斗笠山镇沙坪村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学历不高,以务农为生,家庭不富裕但一直很重视对肖晓刚的教育。

“我家在农村,我小学是在村里上的。”肖晓刚回忆,他当时成绩还可以,但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决定让他假期去外面补课。

所谓去“外面补课”,就是到市区上课外辅导班。他还记得,市里的辅导班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课,因此他需要清晨5点多起床,走到村外的马路上去坐班车,到市里后再换乘公交车,下车后再走一段路才能到辅导班所在地。

“我印象中,那是小学六年级的冬天,天黑得早、亮得晚。早上五六点天还很黑,我自己一个人出门,走去乘车的路上需要打手电筒。有次清晨我在路口候车时,遇到一个精神似乎不太正常的老人,在我旁边喃喃自语。”肖晓刚说,当时觉得平常,现在回想起那种“摸黑”走路的情景,反而觉得挺辛苦、挺恐怖。

“这也是我唯一一段参加校外辅导的经历。”肖晓刚说,后来他如愿上了还不错的初中、高中。初中以后,学习比较繁忙,主要在校内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

肖晓刚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成长所经历的环境,让他很早就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他还记得,他比较小的时候,因为用手机玩游戏,受过父亲的苦心教育。他觉得父亲说的话有道理,后来就没有再玩游戏了。再后来,身边有些同学玩游戏,但他因为不玩游戏,对游戏的内容不了解,对同学聊的游戏相关的内容也不再感兴趣。

“在我懂事以后,我爸妈反而很少跟我强调学习的事了。”肖晓刚说,虽然学习上,父母教不了他,但在他遇到困难时,父母总是陪伴在他身边,给他讲一些朴素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说,高中时,也因母亲陪读,他没有后顾之忧,得以专心学习。

爱打篮球,也爱思考、自学

肖晓刚从小就很有想法、有主见,初中时就在心中暗自定下了要考清华的目标。

他回忆,刚进初中时,他成绩并不算很好,但学习过程中,他感觉自己在慢慢进步,一段时间后成绩排名上升到了学校比较靠前的位置。

“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应该继续往上走,将来要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走向一个好的平台。我的理科成绩比较好,所以就想到将目标定为考清华。”肖晓刚坦言,“当时不是很清楚要考上清华,到底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但感觉一直努力肯定没错。一直努力,总会离目标更近一点。”

聊到学习经验时,肖晓刚提到,几乎也是在同一时期,他意识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那是上初中的某一天,我躺在床上回想当天学了什么,结果发现什么都想不起来。我突然意识到,这样学习太低效了,以后不能这样。”肖晓刚说,“另外,我有点坐不住,不是那种能坐下来一学一整天的人,所以必须提高学习效率。”

从那时开始,肖晓刚开始反思自问花时间学某个内容后,究竟学到了什么,逐渐养成了对学过的内容要及时梳理、总结、归纳的习惯,有意识地追求高效学习。

因此,肖晓刚学过的内容一般都能记住、会应用,学习效率也比较高。

不仅如此,肖晓刚还喜欢且善于自学。

他就读的高中会定期放假,学校放假后,他喜欢放假后去学校自习。“上午学习两个小时,然后去打一会儿篮球后去吃饭午休,下午再继续到学校自习。”他说,他很喜欢这样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他奔着拓宽知识面、增长眼界的目的,自己上网找资料、找教材自学了高中学科竞赛内容,顺便去参加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的学科竞赛,并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竞赛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去思考较难的问题,这使我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升,知识面变广。”肖晓刚说。

他认为,这些好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

“上大学后更是如此,清华的课程难度比较大,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很多,须有时间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学习之余挤出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肖晓刚笑道,他很爱体育运动,属于有点调皮、不太循规蹈矩的学生。

“我喜欢打篮球,还是比较激进的那种,高中时期因此脚崴过很多次。崴脚后我上下学得拄拐杖,行动不太方便。老师多次提醒我打球时别太着急,还曾建议我等高考结束后、脚彻底养好了再去打球。”肖晓刚说。

在肖晓刚看来,打篮球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释放压力、调整状态的一个重要方式。

他说,大学期间他还会继续打篮球,希望能将这个爱好再坚持四年。

“希望成长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近几年有一些关于“小镇做题家”的话题讨论,肖晓刚说,“我就是‘小镇做题家’。做题是我考上好一点的大学、走向更好的成长平台的方式。”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肖晓刚说,“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了比较多的困难才来到这里(清华)的。”

肖晓刚提到,几乎从高一开始,他的学习重心就放在了自己喜爱的理科上。这导致到上高三后,他的语文成绩波动剧烈,高考前一度跌破下限。

“高考前倒数第二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是年级第二名;然而高考前最后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全校600多名。”肖晓刚说,按照木桶原理,语文是他的最大“短板”。要改变语文学习的状况,需要找出自己这块“短板”中的“短板”。所以,高三阶段,他投入了很多时间到语文科目中,自己分析语文答卷上哪些部分扣分比较多,就针对哪个板块展开专项练习。线下资源不足,就去网上寻找学习资源。

“这种学习方式还比较有效果。我的高考语文成绩是125分,全班第一名。”肖晓刚说,来到清华后,他希望能够在清华这个新平台上获得成长,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成长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肖晓刚说,“我来自小地方,我不清楚自己算不算来自‘寒门’,但肯定不是‘贵子’,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清华高手云集,我想过,如果我很努力但仍表现平平甚至不尽如人意,我也会接受。”他说,“我不会去跟别人比,但我会反思自己,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会激励我前进。”

作为一名通过“自强计划”考入清华的学子,肖晓刚在家乡受到了不少关心和关注。

这些关心和关注是压力还是动力?肖晓刚说,这些不会给他带来太多压力,但确实让他多了一些回馈家乡的动力。他很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我选择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因为这个招生大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通信、芯片等国家需进一步提升的领域。”他说,“我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清华“自强计划”新生肖晓刚:家在农村,善于自学,希望全面发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